成语有关讹的成语

有关讹的成语

有关讹的成语共收录13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以讹传讹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清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而无如市井仓皇,讹以滋讹,几于三人成虎。”
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讹言谎语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舛讹百出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课语讹言多嘴多舌,胡言乱语。《宣和遗事》前集:“咱家里有课语讹言的,怎奈何?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们!”
一差两讹同“一差二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听我言语,逼迫女儿一差两讹,与你干休不得!”
兴讹造讪造谣毁谤。唐·韩愈《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
积讹成蠹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补漏订讹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豕虎传讹同“豕亥鱼鲁”。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序》:“而世之考古者,拾班范之一言,擿沈箫之数简,兼有竹素烂脱,豕虎传讹,易斗分作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