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祫字的解释
祫

拼音 xiá 注音ㄒ一ㄚˊ
部首礻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PYWK 统一码796B
笔顺丶フ丨丶ノ丶一丨フ一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点、撇、捺、横、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á(ㄒ一ㄚˊ)

⒈  古代天子或诸侯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合在太庙里进行祭祀。

English

triennial sacrifice to one's ancestors


※ 祫的意思、基本解释,祫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xiá

〈名〉

(1)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 [an ancient sacrificial offerings]。集合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大合祭。三年丧毕时举行一次,次年又举行一次,以后每五年一次

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公羊传》

(2) 又如:祫祭(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祫祀(即祫祭);祫享(祫祭)

康熙字典

祫【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說文》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公羊傳·文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毀廟之主,?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禮·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按凡合祭曰祫,禘嘗烝皆合祭,故皆言祫。據此則知天子別無祫祭。凡諸經傳所言祫皆指禘、嘗、烝之祭也。但烝、嘗二祭,止太祖及羣廟,而禘則上追太祖所自出,下及毀廟之主,其祫較烝、嘗爲大,故《春秋》於文二年八月之禘,書爲大事,而《公羊》釋之爲大祫也。互詳禘字註。

说文解字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