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宵的成语

有关宵的成语

有关宵的成语共收录3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宵狐之腋宵:通“小”;腋:腋窝。小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珍贵的东西。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通宵彻旦见“通宵彻昼”。《九尾鱼》第169回:“秋谷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通宵彻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昼慨宵悲昼:白天;宵:夜晚。白天慨叹,夜晚伤悲。形容非常悲痛。《宋书·鲁爽传》:“嵩霍咫尺,江河匪远,夷庾雍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昼概宵悲。”
昃食宵衣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连宵彻曙见“连宵达旦”。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下至无赖子弟,投琼赌采,连宵彻曙,及至父母病,教他坐侍一夜,瞌睡便驱不去。”
旰食宵衣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南朝 陈 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通宵彻夜整夜。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他爱我……通宵彻夜之妙。你与姐姐说,不要轻慢人。”
夕寐宵兴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连宵达旦犹言通宵达旦。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些王孙公子来一遍,动不动有几个帮闲,连宵达旦,好不费事。”
通宵彻昼指整天整夜。宋·韩琦《广陵大雪》诗:“通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台满溪谷。”
宵旰忧劳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宵寝晨兴宵:夜;兴:起。夜晚入睡,清晨起来。形容勤劳。东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宵旰忧勤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响彻云宵彻:穿透;透过;云霄:高空。声音响得像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嘹亮高吭。清·褚人获《隋唐演义》:“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就寝。形容学习和工作勤奋。《魏书·崔楷传》:“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胡全庵<黄亷儿>》:“从今永保无灾障,莫思量,良宵美景,不乐计非长。”
宵旰图治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通宵守夜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昼吟宵哭昼夜哀叹、哭泣。《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分宵达曙犹通宵达旦。《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宵旰焦劳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明史 章懋传》:“此下陛下宵旰焦劳,两宫母后同忧天下之日。”
衣宵食旰指天未明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进食。常用以称谀帝王勤于政事。语出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宵小之徒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清·黄六鸿《城厢·防守》:“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