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míng

阳明


拼音yáng míng
注音一ㄤˊ ㄇ一ㄥˊ

繁体陽明

阳明

词语解释

阳明[ yáng míng ]

⒈  阳光。

⒉  光明。

⒊  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⒋  中医经脉名称。

⒌  指东方青帝。

⒍  刚强。

⒎  明王守仁之号。

引证解释

⒈  阳光。

《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

⒉  光明。

《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币》:“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

⒊  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

⒋  中医经脉名称。

《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汉 郑玄 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
贾公彦 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

⒌  指东方 青帝。

《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

⒍  刚强。

明 李贽 《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光武 与 高祖 不同, 高祖 阳明, 光武 阴柔。”

⒎  明 王守仁 之号。

《明史·王守仁传》:“守仁 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 宋 周 程 二子后,惟 象山 陆氏 简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国语辞典

阳明[ yáng míng ]

⒈  明亮、光明。

《续汉书·卷一四·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文选·束晳·补亡诗六首之三》:「玉烛阳明,显猷翼翼。」

⒉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阳明洞。为道家洞天之一,明代王守仁尝结庐其侧,因自号「阳明 」。

⒊  经脉名称之一。为阳气升发的最后阶段。

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分字解释


※ "阳明"的意思解释、阳明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尽管钱大昕对宋明理学的很多范畴提出质疑,但他对朱熹、王阳明正心诚意、主敬立诚的思想又十分推崇。

2.花季时的阳明山,天天是人山人海。

3.采药蓦然惊醒,旋即大喜若狂,驭魂灵息竟然破开周身十二正经之一手阳明大肠经主脉,“灵息搬运术”。

4.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5.刘瑾根本就不辩驳,下令打了王阳明四十廷杖,又在监狱里关了数月,然后撤消干部身份,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当了偏远地区的小邮局兼招待所的职工头头。

6.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7.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8.一百十、手太阳肺经的别络在颈边连接手阳明大肠经,由此形成从手到头的循环路线,并在循环期间,遍布到心脏。

9.即便不是宗教,而仅仅是走王阳明的“下倾路线”,也是需要“致良知”,不仅要读经,还要履践。

10.阳明理学,一代斗山瞻仰;开闽勋猷,千年俎豆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