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yào

行药


拼音xíng yào
注音ㄒ一ㄥˊ 一ㄠˋ

繁体行藥

行药

词语解释

行药[ xíng yào ]

⒈  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

⒉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唐代,馀风犹存。

⒊  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⒋  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引证解释

⒈  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

《墨子·非攻中》:“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孙诒让 间诂:“苏 云:‘食者多而利者少,则非常行之药。’”

⒉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性药(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

《北史·邢峦传》:“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⒊  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参见“行散”。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

⒋  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

《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国语辞典

行药[ xíng yào ]

⒈  魏晋南北朝人好服五石散,服药后,须行走使药力散发开来,故称为「行药」。也作「行散」。

分字解释


※ "行药"的意思解释、行药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