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


拼音qū xī
注音ㄑㄨ ㄒ一
词性动词

屈膝

词语解释

屈膝[ qū xī ]

⒈  跪下或跪倒。

对穹庐以屈膝。——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屈膝下拜。

kneel;

⒉  比喻屈服。

屈膝投降。

go down on one’s knees;

⒊  膝盖。

悄悄去屈膝边拔出刀来,三四刀搠死了。——《水浒传》

knee;

引证解释

⒈  下跪。

《淮南子·氾论训》:“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礼也。”

⒉  引申为投降、屈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明 宋濂 《元故湖州路德清县尹陈府君墓铭》:“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

⒊  护膝。

《水浒传》第四五回:“﹝ 海闍黎 ﹞被 石秀 都剥了衣裳,赤条条不著一丝,悄悄去屈膝边拔出刀来,三四刀搠死了。”

⒋  即屈戌。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参见“屈戌”。

北周 庾信 《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
唐 李贺 《宫娃歌》:“啼蛄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 阿甄。”
明 周祈 《名义考·物部》:“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

国语辞典

屈膝[ qū xī ]

⒈  下跪。比喻屈服、投降。

《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

⒉  窗户的环钮。

唐·李贺〈宫娃歌〉:「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德语unterwürfig (Adj)​

分字解释


※ "屈膝"的意思解释、屈膝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在上级面前总是卑躬屈膝的。

2.有些人为了私利竟在外商面前卑躬屈膝,这种行为实在是有损国格。

3.我不愿人们看见我因向山坡投降而卑躬屈膝地步行上去。

4.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5.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6.因为你帮过我,所以我在你面前就得卑躬屈膝,曲意逢迎,而不能真诚地指出你的错误,让你有所进步,少年,忠言逆耳利于行。

7.但你得知道,你无法做到在卑躬屈膝的同时又能活出自我。

8., 但在此次战斗中,藏军浴血御敌,“没有一个向敌人屈膝投降”,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誓死保卫祖国领土的坚强决心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9., 一旦当地人民认定屈膝臣服就是等死,自由实质上就是一无所有,他们就会不停地滋事捣乱,不驱除那些殖民者誓不罢休。

10.野心常常诱使人们做出最卑贱的事情,于是往上爬就表现昨如同卑躬屈膝的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