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一筹


拼音yī chóu
注音一 ㄔㄡˊ

繁体一籌

一筹

词语解释

一筹[ yī chóu ]

⒈  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指一更。犹一着。一名,一个。

引证解释

⒈  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

《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

⒉  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参见“一筹莫展”。

《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明 王彦泓 《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

⒊  指一更。

《晋书·赵王伦传》:“秀 復告右卫佽飞督 閭和,和 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

⒋  犹一着。

宋 陆游 《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 杨延和 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
《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

⒌  一名,一个。

《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国语辞典

一筹[ yī chóu ]

⒈  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

《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佛经说人不可以著相,我们总算著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

⒉  比喻一个谋略、计策。

语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分字解释


※ "一筹"的意思解释、一筹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继承一栋书楼固然是一件好事,自己收集更胜一筹,尽管一个陌生人的眼光可以随意浏览书架,但一卷一册都有个性,自有一番来历。

2.会后,各部武装所需粮秣、钱款、夫役等均由动委会统一筹措、征收和分配。

3.作者视角独特,独运匠心,笔墨并不简单停留在烈士自身,而是深入发掘英雄与亲人之间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自然高人一筹,不同凡响。

4.他一筹莫展地愣在那里,全身战栗,伸出的手还在发出恳求,直至熙攘的人流将他团团围住,又将他推走,他就像激流中一块即将下沉的木板,尽管不断地晃动、旋转、抗拒,最终还是被汹涌的河水冲走了。

5., 赫斯渥太太是那种爱出风头的女人,不过多多少少总有一些懊丧,因为总是发现某人在某方面比她更胜一筹。

6.在印度,民营和家族控制的企业似乎略胜一筹,企业主关心他们会在几十年后把什么交给子女,而不是本季度的收益报告或明天的股价。

7.尽避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8.你高升了,当之无愧,你身上充满朝气,热情,你锐意进取,拼搏向上,乘吉祥的东风,描灿烂前景,创美好未来,兴事业辉煌,愿你继往开来,更高一筹。

9.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0.纵使困难使我们一筹莫展,我们也有理由对自己说,我会乐观地看待一切,一切就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