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同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基础信息
拼音yī xīn tóng tǐ
注音一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ㄊ一ˇ
繁体一心同軆
感情一心同体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同心同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马平川(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一心同体的意思解释、一心同体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稳操胜算 | 稳:有把握;操:掌握;胜算: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高蹈远举 | 意为隐居避世。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