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茅塞顿开茅塞顿开的意思
máodùnkāi

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子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基础信息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注音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

繁体茅僿頓開

正音“塞”,不能读作“sài”。

感情茅塞顿开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茅”,不能写作“矛”。

辨析茅塞顿开与“恍然大悟”有别;茅塞顿开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谜语恍然大悟

近义词恍然大悟

反义词冥顽不灵

英语suddenly see the light

俄语открыть глазá

日语急(きゅう)に悟(さと)るようになる,急に会得(えとく)す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茅塞顿开的意思解释、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高屋建瓴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可想而知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万里长城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之死靡二 同“之死靡它”。
作乱犯上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精明强干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