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均力敌的成语故事


智均力敌

拼音zhì jūn lì dí

基本解释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暂未找到成语智均力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智均力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声东击西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支支吾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余波未平
信及豚鱼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逸游自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说一不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