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道断的成语故事


言语道断

拼音yán yǔ dào duàn

基本解释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暂未找到成语言语道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语道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故家乔木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歇斯底里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隳肝沥胆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