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例子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基础信息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繁体不辨菽麥
正音“菽”,不能读作“jiāo”。
感情不辨菽麦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辨形“菽”,不能写作“叔”。
谜语麦子当韭菜
近义词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反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英语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不辨菽麦的意思解释、不辨菽麦是什么意思由博闻圈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望风扑影 |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